九九文学社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代晋 > 第四八五章 危机

第四八五章 危机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晚间,李徽和周澈商议之后决定,决定不再往东行进。再往东边便是洛阳,虽南下便利,但是绕行已经太远。不如沿着弘农河南下,经灵宝至南阳,往东南抵寿阳郡回大晋,这条路线也就是抵达灵宝之前有些曲折,但也是1条可通行的道路。主要是无需再绕行数百里,耽误太多的时间。算起来,离开长安已经4日,也该南下了。

这1夜众人睡得香甜之极,在弘农郡官员送来了些酒肉,派了两名官员前来打了招呼,却也并没有过多打搅。

人马疲惫,营地里初更之后便鼾声如雷。李徽也是挨着草席便呼呼入睡。

然而,半夜时分,李徽突然被周澈叫醒。他脑子昏沉沉的出了屋子,见周澈正站在黑暗之中往远处眺望。

“兄弟,情况有些不对。”周澈急促的声音让李徽1下子清醒了过来。

上坡的道路自然也是极为艰难,陡峭的山路根本无法骑马前行,只得步行往上。在经过1个时辰的艰难行进之后。终于所有人爬上了麟趾原上方。此刻,之前隐隐约约可见的潼关雄城也终于露出了全貌。

总体而言,关城不算大,但是扼守要道,坚固雄伟。城墙坚厚高耸,两侧建高墙绵延拦阻,挡住了企图从侧翼绕行之敌。中间唯1通向禁沟的道路都在守军的火力打击之下。

李徽已经见识了禁沟的凶险之后,见到潼关关隘的时候反倒不那么感到惊奇了。

守关将领倒也殷勤,得知是晋国使臣队5,虽好奇他们为何从此处经过,但却并没有过多追问。他邀请李徽等人于此歇脚过夜,但李徽看天色尚早,没必要耽搁于此,只是歇息了半个时辰便告辞出发。

这之后,又从北侧狭窄的山沟下了这麟趾原,回归黄河岸边的山坡高处道路。虽然依旧是山道崎岖艰险,但道路也算正常了许多。沿着黄河1路往东行2十里,正式进入崤山之中。在进山之前,队5扎营歇息。

“怎么?”李徽问道。

周澈道:“警戒的兄弟发现了函谷关坡上下来了许多兵马。已然出了函谷关快进县城了。我去瞧了,火把很多,像是大队兵马。”

次日启程再行,沿着崤函古道再行数十里,午间抵达新农郡地界,从山坡往下,经函谷关关城下来,抵达新农河边的新农郡治所新农县城。由此,才算是从关中之地出来,来到了关外。

这1趟旅程,虽然人马疲惫,但是大开眼界。身体是疲惫的,但是精神是亢奋的。这段旅程可谓是处处曾是古战场浴血厮杀之地,古往今来也不知多少人战死于此。

1路上听周澈在每1处险峻的地势和关隘防御之地的布局给出的讲解,李徽对于古代作战的理解也在逐渐的加深。说实话,李徽在军事上还是个门外汉,平素虽然有意识的读1些兵书,恶补1些知识,但那些毕竟是纸上谈兵。沿着这条古道走1遭之后,对于地形的利用,兵马的调配,古代作战的1些要点都有了颇多收获。

周澈虽非领军作战的名将,当初他也不过是1名都尉而已。但是,他的领军知识还是颇为渊博的,他对此感兴趣,所以便刻意的学习和钻研。这1路1来,两人谈论这些方面的话题,倒也津津有味,两人都感觉颇有心得。

当晚,队5于弘农县城城南扎营。李徽并不想和秦国官员打交道,但队5太庞大,对方显然已经发现了踪迹,便只能派人去递交公文,表明身份。但是扎营却选在了弘农县城南边67里外的1处废弃的兵营之中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