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文学社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始皇家的好圣孙 > 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72节

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72节(第1 / 5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在春秋以前,律法是并不公开的,因为此时讲究“刑不可知,则威不可测”。

直至春秋时期郑国的公孙子产将律法铸于刑鼎之上,公诸于众,律法才真正意义上的面相群体。

就算如此,子产的所作所为依旧引起了社会的紧张,甚至于晋国的大臣都因此特意写信问罪于子产。

律法改革并非一蹴而就。

直至战国时期,各国摩擦逐渐加大,争相变法以后,律法才开始逐渐深入人心。

说白了,看起来人多势众,实际上真正的核心和精锐就那么点人,大秦的重城甚至都没几个陷落。

针对这些问题,太子殿下扶苏在聆听诸臣奏事以后,躬身执手,恳请始皇帝能够大赦天下。

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赦天下之意,赵泗和扶苏的不同待遇

“大赦天下?”始皇帝皱着眉头看向扶苏。

闻听扶苏之言,不仅始皇帝感到诧异,就连李斯和扶苏的坚定支持者冯去疾都心中惊骇。

而谈及律法,必谈秦国。

秦作为律法最为完善,吏治最为清廉有效的国家,也出现过特赦。

这个时期才是真正意义上公诸于众的大赦。

秦国有记载的第一次赦免犯人已经是秦孝文王时期的事情了。

到了始皇帝登基继位一统天下以后,规定所有犯人都不允许进行赦免。

赦罪,听说过,大赦天下,严格来说迄今为止还未曾真正意义上的出现。

在《尚书·舜典》中的“眚灾肆赦”,是历史上最早的大赦。

乃至于周朝以后,大赦由赦免过失罪行,扩大到“三赦”。据《周礼·秋官·司刺》解释,“三赦”是指“壹赦曰幼弱,再赦曰老耄,三赦曰惷愚”。分别是8岁以下的儿童、8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患有精神疾病的犯人。

但是!

此时的大赦仅仅只针对少数特权人群,而并不涉及普罗大众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