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文学社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南宋之我主沉浮 > 第三百二十一章 此消彼长

第三百二十一章 此消彼长(第1 / 3页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一直到收到了情报署的命令,佟卫华才安心了很多。

按照情报署的命令,接下来佟卫华需要接触之人,就是张文谦。

张文谦与刘秉忠之间的渊源很深,其能够到忽必烈身边做事情,就是刘秉忠举荐的。

张文谦做事情沉稳低调,有着儒士的风度,后来居上,在王文统被斩杀之后,超越了其他的汉人大臣,成为了忽必烈身边的汉臣第一人,官至御史中丞。

不过王文统被斩杀,刘秉忠被下狱,张柔归顺大宋朝廷,对于张文谦的打击也是重大的,甚至是致命的,尽管表面上他还是得到了忽必烈的信任,但忽必烈骨子里对汉人的排斥,已经颇为明显的表现出来。

京城方面的情报,以及蒙古大都方面的情报,成为了吴邵刚关注的重点,关注京城方面的情报,是看看大宋朝廷最终朝着什么方向发展,历史是不是会出现改变,关注大都方面的情报,是看看张文谦等人的表现和处境,蒙古朝廷之中排斥汉人之风会不会愈演愈烈。

刘秉忠与郝经展现出来的能力,让吴邵刚进一步认识到了高端人才的重要性,所以他会不遗余力的从蒙古朝廷挖人过来,充实自身的力量。

情报署已经分别给罗素林与佟卫华下达了命令,郝经、刘秉忠以及张柔等人,都再次写了信函,带到了大都,分别交给了罗素林和佟卫华,两人的分工也是明确的,佟卫华负责接触张文谦,罗素林则是负责接触窦默、姚枢以及高鹗等人。

以儒士的身份进入到蒙古朝廷的汉人,也是吴邵刚争取的对象,这些人之中,很多都是郁郁不得志,也的确是有本事的。

当然这部分的人名单,是由刘秉忠直接提供的,毕竟吴邵刚不了解蒙古朝廷之中汉人的情况,郝经离开的时间太长,也不是很了解了。

朝中掌握权力的,除开诸多的蒙古亲王,以及万户长、都元帅,剩下的就是色目人了,以平章事、左丞相阿合马为首的色目人,已经得到忽必烈高度的信任,这些色目人不仅在朝中继续稳固自身的权势,还不遗余力的打压汉人大臣。

这就让以张文谦为首的汉人大臣,处境愈发的尴尬。

张文谦一度萌生了退意,想着归隐山林,了此余生,可是在观察了朝中的局势之后,他没有敢提出来这个要求,至于说归顺大宋朝廷,张文谦压根都没有想过,在他看来,大宋朝廷已经是苟延残喘,不要多长时间就会被蒙古朝廷推翻剿灭,若是不识时务的去归顺大宋朝廷,恐怕今后天下统一之后,结局会更加的悲惨。

处于矛盾之中的张文谦,精神一度萎靡。

佟卫华的客栈,生意还是不错的,毕竟是在大都,蒙古王朝的都城,以前在中都开平城的大部分商贾,以及诸多的官署,陆续都搬迁到大都来了,也让大都迅速的变得繁华。

人多了,生意自然是不错。

完成了将刘秉忠救出天牢的任务之后,佟卫华提心吊胆了好一段的时间,他主要担心的还是狱卒消失的事宜,其实这是佟卫华多心了,刑部压根不敢将狱卒、马车消失的事情禀报上去,在他们看来,狱卒消失是上面做出的安排,就是想着让所有的秘密都消失。

毕竟刘秉忠自杀的事宜,并非是什么光彩的事宜,对于皇上是有很大负面影响的。

刑部禀报的是安埋了刘秉忠,朝廷不会过多的询问,此事就这样过去了,至于说刘秉忠府邸里面的管家和下人,那就没有谁去关心了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