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文学社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南宋之我主沉浮 > 第四百四十二章 准备迁都

第四百四十二章 准备迁都(第2 / 3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推荐小说:

忽必烈的这道圣旨,自然是有道理的,酷暑季节,正是疾病流行的季节,从北方来的蒙古大军,很难适应南方的气候和饮食,这会导致疾病的流行,大大的削弱军队的战斗力,数年的襄阳之战,蒙军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教训。

攻陷了鄂州之后,忽必烈已经明白,灭掉大宋是手到擒来的事情了,不需要那么着急,尽管稳固已经占领的京西南路等地,毕竟占领了开封府城的大宋的魏王吴邵刚,还在一边虎视眈眈,若是吴邵刚选择对京西南路等地发动进攻,阿术率领的大军,就有可能遭遇到前后夹击的局面,前面数年的征伐,就有可能遭遇到重大的影响。

阿术接到皇上的圣旨之后,与副帅阿里海牙商议。

对于皇上的这道圣旨,阿术不是很赞同,尽管谈麾下的蒙古大军,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北方和中原,对于南方的气候和饮食不是特别的习惯,可是经过了这些年的征伐,绝大部分的军士都已经适应过来了,不能够适应的只是少量来自于草原的蒙古铁骑,眼下大宋朝廷已经无法维持,处于最为脆弱的时候,乘胜追击一举灭掉大宋朝廷,才是最佳的选择。

不过皇上的圣旨是不能够违背的。

剩下的就是最后一个选择了,再次的迁都,朝着南方迁都,将都城迁移到福建路的福州,如此可以暂时躲过蒙古大军的追击。

可是迁都就能够让蒙古大军不继续进攻吗。

贾似道再次感觉到,他好像没有了任何的退路。

鄂州陷落、高达战死、夏贵投降的消息传到京城,朝中的大臣再次哗然,无数痛斥的声音指向了夏贵,夏贵在京城的家人,则成为了过街的老鼠,殿前司已经派遣军士守住了夏贵的府邸,其家人不得外出,在府邸之中等候朝廷的敕令。

其实朝中有能力的文武大臣已经不多了,自从襄阳府城陷落之后,不少的文武大臣辞官离开了京城,前往开封府城而去,他们已经不愿意继续留在这里。

阿术与阿里海牙的商议,其实是想着从这里面找到更好的办法,是不是可以在不违背皇上圣旨的基础之上,展开对大宋朝廷的进攻。

阿术想到的是,利用吕文德以及夏贵麾下的投降的宋军军士,展开对江南路的进攻。

那些没有多大本事,就是想着能够混日子的官员,不会离开,可惜到了关键时刻,他们根本不可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,当然这其中也有忠于大宋朝廷的官员,先择留在了临安府城。

不过两年左右的时间,大宋朝廷先后失去了襄阳、江陵、鄂州、建康、庐州和潭州等城池,京西南路、荆湖北路、荆湖南路、淮南东路与淮南西路等地,其能够掌控的地域越来越少,以前繁华富庶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少,自身实力也遭遇到重创。

六月低七月初,南方进入到雨季,也进入到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季节。

持续的暴雨,以及难耐的酷热,迟滞了蒙古大军进攻的步伐。

蒙古大军主帅阿术接到了皇上的圣旨,要求他稳定所有占领的地方,暂时不要着急展开进攻,等到秋季之后再行展开对南方的进攻,争取尽早灭掉大宋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