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文学社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南宋之我主沉浮 > 第四百九十章 大幕拉开

第四百九十章 大幕拉开(第2 / 2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若是忽必烈与海都之间实现了真正的联合,那就是明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宜。

海都麾下的大军,战斗力不弱,他们多次在漠北草原作战,每每都是以不足的兵力应对忽必烈派遣的大军,经过了多年的作战,他们已经很是骁勇,若是加入到蒙军之中,则会让蒙军的实力大为增强。

如此明军就不能够表现出来急躁的情绪,务必慢慢来,逐渐的消灭蒙军的有生力量,与蒙军展开拉锯战,毕竟大明朝廷已经控制了南方,募集粮草方面,比起大元朝廷有着太多的优势,而且这种优势会一直持续下去。

李庭芝与袁世春两人看法不一致,他们的奏折都在吴邵刚这里,从时间上来看,末哥与兀良合台回到大都之后,忽必烈与大元朝廷就肯定会有行动,他们不会继续耽误时间,让大明朝廷不断的壮大起来。

所以吴邵刚也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做出准确的判断。

郝经与史天泽两人的看法出现分歧,这也是很正常的情况,郝经是读书人,历来注重的都是权谋,都是获取到最大的利益,故而他认为,在条件成熟的时候,海都是绝不会放弃机会的,是一定会抓住的,史天泽则是军人出身,看重的是承诺,而且史天泽对蒙古人重承诺的秉性,也是看的很清楚的。

在寄送给朝廷的情报之中,佟卫华支持的是史天泽的想法,认为蒙古人具有的本性,会让海都做出有利于忽必烈和大元朝廷的决定。

末哥亲王与兀良合台前往漠北草原的事宜,情报署通过安插在漠北草原的眼线,也获知了消息,这封情报以最快的速度承奏给了吴邵刚。

同时佟卫华从大都方面传来的情报,也一并被承奏给吴邵刚。

袁世春出任枢密院副枢密使,主要就是负责情报工作,当然大明王朝成立之后,袁世春管辖的情报事宜,不仅仅局限于大都方面,包括南方的诸多情报,也是重点。

如此重大的判断上面,吴邵刚所能够依靠的就是自身,不可能让李庭芝等人做出判断。

如此重大的判断,吴邵刚也不会有丝毫的疏忽,他已经很清楚,明军与蒙军之间大战的序幕,已经慢慢开始拉开了,接下来就是双方直接的较量,而这场较量的胜败,关乎到双方的命运,关乎到谁来统治天下,关乎到天下苍生。

大元朝廷对天下的治理是一塌糊涂,这在史书上面有明确的记载,可穿越的吴邵刚就不一样了,他能够很好的治理天下,至少让百姓能够过上不错的生活。

经过了足足三天时间的思索,吴邵刚决定在早朝之后,召集相关文武大臣,专门商议此事,也听听众人是什么看法。

末哥与兀良合台到漠北草原的目的,袁世春分析的很清楚,自从征南大军被彻底剿灭之后,大元朝廷的实力大打折扣,已经无法应对两线作战的局面,唯有与漠北草原的海都议和,平定漠北草原的局势,如此才能够集中精力应对大明朝廷。

袁世春赞同佟卫华的分析,毕竟他也是军人出身,但李庭芝认为,郝经的分析是有道理的,忽必烈与海都初期会形成联合,但这样的联合不可能维持多长的时间,一旦忽必烈遭受到重创,则海都会趁虚而入,夺取蒙古大汗的位置。

最终的决定需要吴邵刚做出来。

这个决定关乎到朝廷如何的排兵布阵,相当的关键。

若是海都与忽必烈之间仅仅是临时的联合,他们相互之间都防着对方的话,那他们就不可能形成合力,相反在作战的过程之中,还会互相的牵制,导致实力削弱,如此情况之下,明军可以集中精力,大胆的展开进攻,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打败蒙军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