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文学社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南宋之我主沉浮 > 第四百九十五章 山东的部署(1)

第四百九十五章 山东的部署(1)(第2 / 2页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推荐小说:

圣旨迅速前往山东济南府。

合丹亲王接到圣旨之后,离开了山东前往大都。

合丹亲王不知道大都的情形,甚至姚枢与史天泽等人离开朝廷的事宜都不知道,这一次他回到大都去,内心是有些忐忑的,不知道皇上要求他回到京城是什么事情,但有一点合丹亲王很是明白,那就是此番回到大都去,肯定与山东的局势有关,甚至很有可能就是有关山东作战的相关部署和安排的事宜。

在所有的部署方面,忽必烈几乎没有与谁商议,综合这些年与明军作战的经验,忽必烈发现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,那就是蒙军每一次作战的部署,明军好像都很是清楚,提前都做好了一切的准备,而蒙军就是一步步朝着明军部署好的陷阱之中而去。

这样的情况太令人不解,就算是那个大明皇帝吴邵刚务必的睿智,可也不能够每一次都判断的那么准确,都能够做出丝毫不差的部署。

忽必烈自然会怀疑到情报方面的泄漏。

姚枢与史天泽等人的消息,让忽必烈印证了自身的判断,他认为吴邵刚怕是早就部署好了一切,在大都安插了诸多的眼线,从朝中获取了诸多的情报,每次作战的时候,吴邵刚都是依据这些情报做出的部署,获取了胜利,而整个的大元朝廷还蒙在鼓里。

分析到了这一层,忽必烈本来就是心烦意乱,偏偏合丹亲王的奏折这个时候到了,这岂不是火上浇油。

驻扎在济南府周遭的蒙古铁骑,总兵力超过了十万人,加上从周围调迁过来的新附军,总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人,且这二十余万人的大军,是以蒙古铁骑为主的,其战斗力是绝不一般的。

就算是当年剿灭阿不里哥的叛乱,朝廷也从未派遣过如此多的大军。

而且大都方向,还有蒙古铁骑不断朝着山东的方向而来。

终于,忍不住的合丹亲王,给皇上写去了一份奏折,这份奏折不同于以前的奏折,在奏折里面,合丹亲王说出了自身的认识,认为大元朝廷与明军之间的大战,很有可能在数月时间之内爆发,而决战的地点很有可能在莒州,海州或者是济南府,如此重大的战斗,需要做出全面的统筹部署。

虽说奏折之中,合丹亲王没有明白说自身畏惧,但他隐隐透漏出来了意思。

忽必烈其实没有怀疑合丹亲王,毕竟作战的大军之中,忽必烈也安插有亲信,根据亲信禀报的作战情况,合丹亲王的确是倾尽全力了,只是明军早就做好了准备,而且阿术率领的征南大军,崩溃的速度太快了,谁都来不及驰援。

如此情况之下,想要将责任落在合丹亲王的身上,那是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,忽必烈是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。

一直以来,忽必烈都在紧张的丝毫,做出全面的部署,他同样意识到了,蒙军与明军之间最大的决战,很有可能在山东展开,双方几乎都没有了退路。

相比较来说,大元朝廷以及蒙军的处境要糟糕一些,明军的稍微好一些,但也好不到哪里去,若是山东的决战蒙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,则河南开封等地悉数都危险了。

关键时刻忽必烈需要强有力的支持,这方面末哥亲王是做的很好的,不管是什么事情,都是扎扎实实的去做,忽必烈本以为合丹亲王也可以做的很不错的,可惜他失望了。

至于说看到奏折之后,皇上是如何想的,合丹亲王就管不到那么多了。

合丹亲王的这份奏折,的确引发了忽必烈的高度关注。

刚刚看到奏折的时候,忽必烈异常的愤怒,在诸多亲王之中,合丹亲王应该说是最为骁勇的亲王,率领大军作战的次数最多,获取的胜利也是最多的,特别是襄阳之战,说到底阿术还是协助指挥作战,真正率领大军取得胜利的还是合丹亲王。

就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亲王,居然在最为关键的时刻,有些退缩了。

忽必烈的第一感觉,就是合丹亲王想着自保,不愿意承担重任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